以下为引用原文:
从2023年开始,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了长期的、巨大的、深度的战略转型、资源重组、业态调整和模式重构期。2025年,在成本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,钢铁产业链正经历一场残酷而深刻的重构。
一、市场困局:“弱现实”与“强预期”的拉锯战
2025年上半年,钢铁行业在“冰火交织”中艰难前行。钢材价格持续震荡下行,普钢绝对价格指数跌幅达7.9%,螺纹钢价格指数更下跌8.7%,热卷价格指数下降7.5%,型材价格指数下降6.1%,焊管价格指数下降7.9%,铁矿综合价格指数下跌8.3%,焦炭综合价格指数下跌31.5%。在弱需求现实与悲观预期的主导下,上半年的钢材价格一路走低。然而诡异的是,行业利润却逆势修复,仅1-5月利润总额就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。
这一矛盾现象的背后是原材料成本坍塌:上半年,焦炭价格经历多轮提降,累计下跌近500元/吨,直接降低吨钢成本184-230元。钢厂凭借“向上索取利润”的策略暂获喘息,却埋下下半年隐患:7月30日,焦炭发起第五轮提涨,铁矿石价格反弹,成本红利正快速消失。
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:粗钢产量同比降幅仅1%,而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.2%,新开工面积暴跌20.0%。冷轧板卷上半年单边下跌546元/吨,7月虽反弹200元/吨,但终端需求复苏仍脆弱。
二、钢厂分化:控产求生与高端突围的双轨竞赛
(一)政策紧箍咒下的产能博弈
下半年钢厂的核心命脉系于“粗钢压减政策”的执行力度。行业已形成三种预判路径——
1.强力度执行路径(政策落地率≥90%)
供给收缩:严格产量管控将推动粗钢产量进一步下滑,维持供需弱平衡。中钢协数据显示,上半年粗钢产量降1.7%已支撑利润增长63.26%,强执行下库存低位与钢价企稳趋势将强化。
利润修复:成本端(铁矿、双焦)价格下行空间打开,钢厂毛利有望突破150元/吨。
2.中度执行路径(政策落地率60%~80%)
区域性分化:自律控产企业集中地区(如华北)钢价获支撑,但非限产区域可能引发低价竞争。
利润承压:粗钢供给降幅收窄至1%以内,叠加建筑用钢需求疲软(地产拖累)与制造业增量不足,钢价或持续低位震荡。
3.弱执行路径(政策落地率<50%)
供需恶化:产量反弹加剧供需矛盾,库存压力攀升。若供给失控将导致行业利润恶化,内卷加剧。
成本冲击:铁矿价格波动加剧,弱执行下钢厂成本管控失效,盈利空间压缩至盈亏线。中小钢厂生存压力陡增,加速产能结构性优化。
(二)结构性分化加速
三、钢贸商蜕变:低库存生存与金融化转型
(一)传统贸易模式已经没落
钢贸商正经历比钢厂更严峻的寒冬。“低库存快周转”成为生存铁律。2025年7月钢材市场出现显著变化,重点贸易商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12天,较去年同期减少6天,这一指标变化反映出行业供需格局与库存管理效率的显著优化。
传统“囤货赌行情”模式风险剧增,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有条件的企业正在加速转型,比如钢铁电商、加工配送、终端直供、期现结合等模式。
(二)期现结合能力成“胜负手”
金融工具正重塑贸易逻辑——
基差点价:利用震荡行情高低位反向购销。
动态锁价:对现货敞口实施风险对冲。
保险+期权:与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合作,建立“保险+期货”业务长效模式,构建?;せ?/span>。
实践表明,企业通过“现货+期货+金融”组合的模式,可增加风险管理收益和金融收益。这种能力将成为钢贸商分化的核心标尺。
四、生态重构:政策、科技与绿色三角革命
(一)政策重塑游戏规则
“反内卷”从口号走向实操:中央部署严控增量、优化存量的产能治理新机制,对行业是一种利好;中钢协推动建立“三定三不要”经营原则正深度影响着钢企的决策;违规新增产能的代价持续提高,产能置换比例提高,且须先拆后建。所有这些,都将重新塑造行业规则。
(二)技术穿透产业链
AI应用从生产端延伸至全链条:钢企利用精算系统实时监测成本,物流与加工效率提升超30%;某智慧供应链平台推出的产品,解决中小供应商融资痛点。这些都充分说明了AI正在深度穿透和影响钢铁供应链,重构产业新模式。
(三)绿色成本刚性化
2024年钢铁纳入全国碳市场,2025年底完成首次履约,“碳排放双控”成为硬约束。碳资产运营能力直接关联利润: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可开发碳金融产品,而技术落后企业将承受更重履约成本。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行业的不二选择,企业成本提升是显而易见的。
五、生存法则:在波动中寻找确定性
下半年钢价大概率演绎宽幅震荡走势。在此背景下,两类主体需把握关键生存逻辑:
对钢厂而言——一要紧贴政策脉搏,将产量控制嵌入经营计划,预留弹性产能应对政策加码;二要构建需求敏感型研发,精准匹配下游需求;三要在布局短流程炼钢做文章,提高电炉钢占比,寻找降碳新路径。
对钢贸商而言——一要发展复合型风控能力,比如某公司推出的“期现结合+保险+银行”模式降低税收成本40%就是有力的例证;二要深耕区域差异化,跨区套利需精准把握投放节奏;三要及时在钢铁现代供应链中对标对表,找准切入点,及时融入,绑定核心企业生态圈,通过错位竞争、服务上下游实现共享共赢。
2025年下半场的钢铁业,将见证一场“冰与火”的洗礼。当政策利剑高悬、成本波动加剧、需求结构剧变,那些能快速进化的企业将穿越周期:钢厂凭借高端化与绿色化撕开利润空间,钢贸商依托金融化和数字化重构价值链条。反之,行业分化将加速——高端特钢企业享估值溢价,而低效产能企业深陷亏损泥潭,出口依赖型钢厂遭贸易壁垒绞杀,原料成本敏感企业则被铁矿焦炭价格波动吞噬利润;房地产投资、新开工及施工量延续大幅下跌趋势,根据有关机构预测,房地产用钢需求在国内总需求中占比降至约20%,直接拖累建材需求,可能成为压垮传统钢贸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生存从来不属于最强大的物种,而是最适应变化的生命。
网上经营许可证号:京ICP备18006193号-1
copyright?2005-2022 www.aalagpb.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:钢链云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服务热线:010-59231580